在电力行业蓬勃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工业电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话题。由于传统工艺的加工缺陷,作为电机转子结构的铜排工件因其表面的毛刺因素,成为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之一。目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人工检测法由于其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质量把控不严以及劳动量大等诸多弊端,使得以机器视觉为核心的非接触式毛刺自动化检测技术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复合铜排的毛刺检测系统有哪几种照明方式?
![复合铜排2.png 复合铜排2.png](http://boss.niuren.com/upload/image/2022/03/27/6378398385206432171576688.png)
1.暗场照明
目前,由于国内普遍采用的人工检测法存在生产成本高、质量把控不严以及劳动量大等诸多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工业化生产的需求。采取低角度的照明方式使得拍摄部分只包含有少部分的光线。主要用于检测划痕、刮擦等具有一定纹理特征的被测物,常常用在三维缺陷多的检测系统中。
2.直接照明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制造业的不断进步,电力行业取得蓬勃发展。电机作为各类机床、风机、压缩机等动力提供装置被广泛使用在工业的各个角落,对电力、纺织、石化、冶金、轻工、农机等行业意义重大。这种照明方式光路比较狭窄单一,光照集中且亮度高,一般在被测物需要强光照射的环境中使用。且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眩光以及光斑等情况。
3.背光照明
到目前,我国俨然已成为电机使用大国,工业电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话题。光源置于工件底下,从待测目标背面发出垂直的均匀光束。利用这种照明方式往往需要被测物有较好的透光性,可以使得工件各个方向轮廓也能被相机记录,常用于对目标工件的尺寸测量系统。而如今,毛刺作为妨害电机质量与安全的潜在因素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在切削工艺中产生的毛刺是工业环节里的普遍现象,对产品工件的尺寸精度、行位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等有着直接的影响。正是由于毛刺的存在,直接导致液压元件的漏油、齿轮啮合的噪声、曲柄轴瓦的刮擦等诸多问题,严重妨害电机的质量与安全,所以需要一一解决复合铜排的毛刺问题。